下载中心

景遐东教授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7783

 

景遐东,男,1964年10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原院长,校学术带头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国务院学位办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点和省级品牌专业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负责人,省级一流与线上课程“文献学概论”骨干及负责人。兼任全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水浒研究会会长,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1986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

1989年7月至今任教于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1994年至1999年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7年至2000年8月任系总支副书记。2004年至2010年任党总支书记。2010年7月至2020年6月任文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与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取得丰硕成果。主要讲授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至三)、《文献学概论》、《中国古代诗歌史》、《唐宋词史》、《中国古代经典名著研读》、《唐宋诗词名篇鉴赏》,《文献目录学》、《中国古代散文批评理论研究》、《中国文化地理概论》、《地域与古代文学研究专题》、《唐宋八大家研究》、《唐诗宋词研究》等。教学严谨生动、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

连续多年获得校教学优秀,2018年获全国优秀硕士导师;2005年荣获全校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8年荣获全校“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09年荣获全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主编《大学语文新教程》(高教出版社2版012年)、《应用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版2013年)等教材,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其主持的“省属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项教学成果,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主要科研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为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文学地理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在唐宋文学、江南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其研究重视文献的全面占有与文本分析,综合史学、地理学、文化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研究。其博士论文《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首次较全面深入地探讨江南文化在唐代文学发展中的实际影响以及深透与塑造,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中国文学年鉴》专文推介。2019年修订,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再版。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在《学术月刊》、《福建论坛》、《苏州大学学报》、《解放日报》理论版、《文史知识》等刊物上公开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代表作有《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新出土阎仲连、萧守规墓志与唐代江南文化世家姻亲研究》、《白居易的江南情结》等。多项成果被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索引,并荣获湖北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黄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景遐东教授长期致力于服务湖北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整理与开发,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担任湖北师大西塞神舟会及鄂东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塞神舟会的研究与传承推广作出很多努力。长期担任黄石市宣传部宣讲员,到企事业单位报告20多场,主要有:黄石市人大、方志办、环保局、地震局、税务局、房地产局、国安局、城投、司法局、十五冶铁山小学。长期担任黄石市中小学生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重要特色文化活动的出题专家、现场点评嘉宾,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做出重要贡献。多次参加教育部乡村语文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培训省内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师。多次到黄石市图书馆开设国学讲座。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比如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担任黄石电视台“致敬江苏援助黄石医护人员”专题节目嘉宾省市多家媒体报道,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附录:

一、重要荣誉与奖项

1. 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20181月。

2. 《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从业能力多维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负责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序1/7,2018年。

3. 《省属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负责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师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序1/5,2013年)

4. 《高师汉语言文学品牌专业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主要参与者,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序3/4,2009年)

5. 《古典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主要参与者,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3/5、2004年)

6. 论文《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获湖北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

7. 2006年歌词作品获湖北省纪委、检察厅、文化厅颁发的全省反腐倡廉歌曲创作奖三等奖。

8. 湖北师院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5年)

9. 湖北师院“十大教学标兵”。(2008年)

10.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一项(2006),三等奖两项(2007、2008年),优秀奖多项。

11. 湖北师院“十大优秀教师”(2009年)

12. 论文《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获黄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年)

13. 2012-2013年度湖北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湖北师范学院党委,2013年6月

14. 2012年《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获湖北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5

15. 2014年湖北师范学院最受欢迎国培计划授课专家。

16. 《大学语文新教程》,荣获黄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

二、重要科研项目与成果

(一)项目

1. 2004年  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负责人,省厅社科项目。

2. 2007年  唐宋江南文学家族研究,负责人,省厅思政处项目。

3. 2011年  唐代江南地区文学家族研究,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 2016年  黄冈市武穴传统文化研究,负责人,武穴市项目。

(二)著作

1. 专著《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2006年中国文学年鉴》“论著评介”专文介绍,中国文学年鉴社2007年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修订再版。

2. 《水浒争鸣》第17、第18集,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2020年。

3.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

4. 《散花集——湖北师大中文学科论文选粹》,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

5. 《湖畔光影—湖北师院人文讲演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大学语文新教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7. 《应用写作教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副主编,武汉出版社2014年。

(三)论文

1. 《略论唐初诗歌》,《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2. 《元结散文的批判精神》,《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汉语言文学专辑”。

3. 《劈山开道,自成一家——论孟郊诗歌风格》,《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4. 《孟郊诗歌情感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7月“汉语言文学专辑”。

5. 《师范院校中文系古典文学教学刍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9月“教学管理与研究专辑”。

6. 《论孟郊诗歌的意象创造》,《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7. 《论苏轼思想特点》,《高校学术论坛》,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8. 《古代文学家别称漫谈》,《高等函授学报》1998年第5期。

9. 《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11月年“素质教育专辑”。

10. 《苦吟与中唐诗歌创作倾向》,《高校学术研究论文选》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 《孟郊诗歌的艺术独创性》,《跨世纪教育教学论坛》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 《孟郊诗歌审美价值论》,《中华学术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13. 《论苏轼革新宋词之贡献》,《高等函授学报》1999年第4期。

14.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现状及我院的发展战略》,《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专辑”。

15. 《古代文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1月“汉语言文学教研专辑”。

16. 《陈子昂诗歌理论略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7. 《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8. 《诗品》点悟式批评方法和古代诗话,《中州学刊》2001年第4期。(第二作者)

19. 《唐代普通文士和诗僧愤世嫉俗诗》,《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0. 《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1. 《唐以前中国文献目录分类的沿革》,《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2.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东方丛刊》2003年第4期。

23. 《四部分类与文献目录分类的形成》,《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

24. 《韩愈避乱江南考辨——兼论其江南文友圈》,《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5. 《“江南”概念演变》,台湾《中文》季刊2005年第3期。

26. 《唐代江南家族诗人群体及其家学渊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全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创新专题论文集2)。

27. 《东晋至唐朝江南文化特征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28. 《唐五代文人词创作与江南关系初探》,《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9. 《江南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收入《江南文化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

30. 《论中唐时期江南地区的诗酒文会》,《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1. 《中晚唐文士隐居江南之风及其影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收入《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 《汉唐时期吴语地位演变及其在唐诗中的运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33. 《唐代江南地区私学教育述论》,《沙洋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

34. 《唐代文人漫游江南之风及其影响》,《沙洋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收入《长安学术》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

35. 《唐前江南概念的演变与江南文化的形成》,《沙洋师专学报》2008年第1期。

36. 《江南文化与白居易思想及创作的关系浅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7. 《<闺意献张水部>的修辞艺术》,《语文与教学研究》2005年第7期

38. 《唐代诗人隐逸江南之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9. 《唐代诗人漫游江南之风及其影响》,《沙洋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

40. 《王国维境界说与皎然取境说之比较》,《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二作者)

41. 《万物同情观对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特征的影响》,《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2. 《唐诗中的吴体诗刍议》,《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收入《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

43. 《<世说新语>的分门特征与学术价值》,《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44.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收入《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柳宗元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5. 《大学语文新教程前言》,《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46. 《汉唐时期江南顾氏家学家风发展与演变》,《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三期。

47. 《唐代江南地区顾氏家学精神与文学创作》,《学术界》2013年第一期,收入《中国越学》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作者)

48. 《襄阳山水及文化对孟浩然隐逸的影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49. 《说佳丽》,《黄石优秀散文选》(下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50. 《新出土阎仲连、萧守规墓志与唐代江南文化世家姻亲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收入《唐代文学研究》第16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1. 《浅析唐五代词中的“帘”意象》,《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52. 《近三十年来唐五代诗僧研究综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53. 《北宋东京樊楼与古代文学创作探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54. 《李白诗歌中的鲸意象及其影响》,《福建论坛》2017年第9期

55. 《唐诗“望夫石”意象探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56. 《散花集——湖北师大中文学科论文选粹》序,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57. 《柳宗元柳州时期诗文创作探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58. 《韩愈诗歌的怪奇审美取向》,《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59. 《苏轼饮食养生诗研究》,《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60. 《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培植的载体与做法研究报告》,《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三作者。

61. 《江南文化:江花何以红胜火》,《解放日报》周一专栏访谈,2018年7月16日。

62. 《汉唐之际小说文献的数字化整理与利用》,《第二届世界汉学论坛会议论文集》,德国欧洲出版社2018年版。

63. 《王维诗歌色彩词运用探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64. 《皮日休在吴诗作中的江南风物及其文化元素》,《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65. 《张炎词中的江南书写与故国之思》,《荆楚学刊》2021年第4期。

66. 《唐代山水诗隐逸诗歌中的若耶溪》,《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67. 《双调·折桂令》,独著,赵义山主编《中国散曲三十年作品集》,世界汉学书局出版社,2022年8月。

68. 《若耶溪:唐代江南魅力溪流》,《文史知识》2023年第2期,庆祝出版500期专稿。

69.  《江南文化视阈下的顾况诗歌探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