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建校50周年】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23-05-24浏览次数:344


2023518日晚,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作客我校5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会,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理论热的消退与人文研究的未来——从杜克大学英文系的一段往事谈起”的专题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由文学院李有光教授主持,会议在人文楼A602报告厅开展。前来听讲的师生众多,全场座无虚席。

陈后亮教授从杜克大学英文系兴衰沉浮的历史命运谈起,追问当下人文学科所处困境,启迪众人思考。陈后亮指出,斯坦利·费什在19861992年担任美国杜克大学英文系主任期间,以其超凡的能力广揽英才,汇聚一大批当时全世界最杰出的批评家,使杜克大学英文系从一个死气沉沉的传统学术机构迅速成为引领理论潮流的批评重镇,并一度被誉为“前沿文学研究的首都”。但因为各种内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所致,费什打造的“批评帝国”自90年代以来土崩瓦解,导致杜克英文系又迅速坠落。许多人认为,杜克大学英文系之所以衰退,是由于费什麾下的战队太过偏向理论,其理论研究华而不实,破坏了学术风气,且因为过于讲求政治正确而导致英文系内部分裂,学者之间没有凝聚力,互相排斥争斗,最终导致人才流失、教务混乱、学科排名下滑。然而,陈后亮认为,杜克大学英文系的兴衰受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理论思潮发展变化的强烈影响其兴旺发达,与八十年代美国人文学科追求不同的理论发展、积极政治干预倾向有着密切联系;而其衰退,同样离不开理论本身在这一时期遇到的困境,即学生们滥用理论带来的批判性思维,而忘记了建构更美好社会的使命,将理论变成一种玩世不恭、自作聪明的游戏,这与社会、市场需求相悖。因此,杜克英文系的兴衰史不仅是费什一手操办的理论兴衰史,也是新自由主义导致的整个人文学科衰退的一个缩影。通过回顾梳理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反思人文学科的当下困境,尤其是所谓文学理论的终结以及文学批评的再合法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后亮教授的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深共鸣。讲座尾声,陈后亮教授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互动交流,陈后亮结合其个人学术思考与国内文学发展境遇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为同学们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学院 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