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文学院在文都讲堂开展2025年新生入学教育讲座第四讲。文学院吴瑞霞教授受邀担任主讲人,为新生作“AI时代学生学习的几点思考”主题讲座。讲座由党委副书记郭笑笑主持,242名2025级新生参加。
讲座伊始,吴瑞霞教授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切入点,深刻阐释AI时代的定义,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正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为当代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接着,她分析了AI发展的相关政策和AI时代的现状,指出AI的发展对当下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学习模式面临变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主动适应变化。围绕“AI时代如何学习”这一核心问题,吴瑞霞教授深入剖析了AI时代学习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意识等,同时详细介绍了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人机协同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她强调,AI时代的学习目标不应局限于知识积累,更要注重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学会利用AI工具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坚守人文底色,避免陷入“技术依赖”。讲座尾声,吴瑞霞教授为新生布置了特色课后作业——对比分析刀郎《花妖》与周杰伦《床边故事》中的非线性叙事,鼓励新生将AI时代的批判性思维与人文文本解读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对“技术与人文融合”的理解。
此次讲座有利于帮助新生看清AI时代的行业需求与时代机遇,避免学习与社会需求脱节。在AI深度融入学习的当下,学生当以“使用者”而非“追随者”的姿态对待AI工具。唯有如此,才能让AI成为提升学习效率的“助推器”,而非削弱自主能力的“依赖项”,真正在人机协同中筑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