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握本科课堂教学实况,了解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成果,10月20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马列军深入教学一线,现场观摩了文学院青年教师张琳琳主讲的外国文学课程。文学院院长李治平、副院长杨文军、副书记郭笑笑,以及文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张琳琳老师以清晰的逻辑框架展开教学,将中世纪文学系统划分为教会文学与世俗文学两大板块进行深入解析。在讲授教会文学时,她结合经典文本,阐释了宗教思想对中世纪文学的深刻影响,突出其象征性、寓言化的艺术特征与精神教化功能。随后,她聚焦世俗文学,通过横向对比与典型案例分析,生动展现了英雄史诗的雄浑壮阔、骑士文学的高贵理想与市民文学的世俗活力。这堂课充分展现了张老师作为青年教师的风采,她不仅善于将文学性与学术性有机融合,还通过PPT展示文献插图、播放经典歌剧选段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热烈。
听课之后是评课环节,在场教师踊跃发言,围绕教学节奏把控、案例精选优化、互动环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马列军对张琳琳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高度评价:“作为青年教师,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成长速度令人欣喜。”他强调,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更是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未来希望,学校将持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构建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再到“站活讲台”的成长阶梯。
校领导深入一线听评课是学校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通过“听课—评课—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持续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课程建设优化。今后,文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听评课覆盖范围,搭建青年教师展示、交流平台,构建更立体、更全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助力教师成长。